農業農村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,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依托和舉措。近年來,資陽市雁江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、市關于推進農業現代化的決策部署,大力發展特色優勢產業,強化農業科技引領,深化農業農村改革,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和農業生產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。
特優產業
引領農業現代化加速跑
8月12日一大早,在雁江區中和鎮干溝村小龍蝦養殖基地,工人們正忙著給蝦田補水、種草,為養殖冬蝦做好準備。
小龍蝦養殖基地
基地負責人陳明介紹,這一片養蝦基地共1000余畝,主要采取稻蝦共養模式,每畝可產蝦100-150公斤?,F在已過了盛產期,眼前這100多畝主要用來試點冬蝦養殖。
“冬蝦在來年正月錯峰上市,不僅能增加一季產量,還能大幅提高蝦的單價?!标惷髡f,他們的冬蝦養殖技術理論上已通過,正在進行落地實踐。若取得成功,將大面積推廣。
在雁江,像干溝村一樣的小龍蝦養殖基地還有很多。雁江區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龍躍進介紹,目前全區小龍蝦養殖規模約2.8萬畝。
“中和小龍蝦”美食周活動現場。
為做好小龍蝦這篇“大文章”,雁江區在擴大養殖規模、推廣“稻蝦共作”養殖模式的同時,還連續舉辦“中和小龍蝦”美食周,不斷創響產業名片。
今年6月16日至24日,雁江區“中和小龍蝦”美食周活動火熱舉行?;顒悠陂g,近100萬人次游客齊聚城東新區,享受美食盛宴,拉動消費近5000萬元,進一步擦亮了中和小龍蝦“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”的金字招牌。
佛山橘?,F代農業產業園水肥一體化示范區。
小龍蝦只是雁江區優勢特色產業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。雁江聚焦柑橘、糧油、生豬三大特色主導產業,大力推進柑橘品質提升、優質糧油擴面、生豬產業擴能,加快現代農業產業發展步伐,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強勁動力。
今年上半年,雁江區新改良柑橘4000畝、實現數字化管理3.13萬畝,高質量完成138.6萬畝大春播面任務,生豬出欄46.4萬頭。
佛山橘?,F代農業展示館。
此外,雁江還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和農業產業項目建設:佛山橘?,F代農業產業園加快柑橘品種改良,寶臺紅薯農業園區實現紅薯種植全程機械化,天府振興集團“糧進菜出”生豬一體化項目按時序推進,成都大胃王高端水產養殖、正大鳳凰種豬場等項目加快建設,馬蹄灣農業示范園初步完成規劃編制……一個個產業園區和產業項目,為雁江農業產業和鄉村振興加速跑夯實了基礎。
科技賦能
為現代農業植入智慧芯
立秋至,高粱紅,位于丹山鎮的雁江區糧油現代農業園區的千畝高粱進入成熟期,一串串紅高粱穗粒飽滿,壓彎枝頭。田間地頭,收割一體機隆隆作響,來回穿梭,大口大口地“吃”進高粱,在摘穗、脫粒后把粉碎的秸稈“排”在地里。不一會兒,一片高粱地就收割完畢。在田邊,高粱粒順著收割機的長臂,源源不斷地“流”進車廂里。
機械化收割高粱。
“一臺機器每天能收割50畝左右,效率是人工的100余倍?!笔崭瞵F場,種植業主、好味稻專業合作社資陽片區負責人楊洪說,在收割過程中收割機將高粱稈打碎還田,解決了秸稈處理問題,還能增加土壤肥力,改善農業生態環境。
楊洪介紹,除了高粱外,合作社還種植了水稻、玉米和大豆等農作物。得益于高標準農田建設,耕、種、管、收全部都是機械化作業?!皥@區還配備了太陽能殺蟲燈、開溝機、除草機等,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?!?/p>
雁江區糧油現代農業園區。
除現代機械外,園區的“數字含量”也十足:建成1個物聯網管理平臺,通過智慧農業控制中心的智能大屏,可以實時看到園區的土壤墑情、肥力、風速、溫度、光照等數據;安裝了農業生態環境監測系統,可對影響農田環境變化的因素進行監測,實現生產實時監控和管理;配套建設了糞污處理設施設備,推廣應用水肥一體化等技術……
田間有“耳目”、云端有“大腦”、耕作有“助手”,這是雁江區農業生產正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邁進的真實寫照。截至目前,雁江共建成各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11個,各種智能化設施和現代農業機械不斷增加,為農業增產增收增添了科技保障。
智慧農業控制中心。
在推廣機械化種植的同時,雁江還實施“藏糧于地、藏糧于技”戰略,在良田建設和科學種植上下功夫。截至目前,共建成高標準農田16萬余畝,大力推廣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、水稻綠色防控、玉米綠色高產栽培、秸稈粉碎還田等種植技術,為農業生產插上科技的翅膀,為糧食穩產增產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改革創新
激活農業現代化新動能
近日,筆者走進雁江區寶臺鎮春天溝村,一排白色的溫室大棚映入眼簾?!绊椖靠偼顿Y150萬元,占地6200余平方米,共15個連體標準化現代農業溫室大棚?!贝禾鞙洗宕逯魅蝿⒐巽y介紹,項目主體已完工,接下來將安裝滴灌系統等配套設施。
寶臺紅薯現代農業產業園。
據了解,溫室大棚投用后,一部分將用于省農科院專家紅薯種苗研究,另一部分則用于種植食用苕尖。劉官銀介表示,“這不僅進一步加強了院地合作,用科技提升紅薯品質,促進紅薯產業轉型升級,還能幫助村集體經濟增加收入?!?/p>
溫室大棚項目是春天溝村發展集體經濟、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舉措之一。作為雁江區寶臺紅薯農業園區的核心區,該村積極探索集體經濟和產業發展新模式,建立了以專合社作為經營主體,省農科院、集體經濟、種植大戶參與,農戶入股分紅的“1+3+N”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,整合土地、技術、市場、資金、勞動力等資源要素,實現集體農民雙增收。2022年,該村集體經濟收入30余萬元,帶動村民人均增收800多元。
春天溝村發展集體經濟,促進農民增收,推進農業現代化,只是雁江眾多村(社區)的代表。截至目前,雁江區實現了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股份合作經濟聯合社全覆蓋。
為推動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,雁江區穩步實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,形成了自主經營、資產經營、投資收益、股份合作經營、服務創收等多種經營模式,大力推廣“區供銷社+村集體組織+農業主體+農戶”發展模式,為村集體經濟和糧食種植大戶提供“托管服務”,促進多方共贏。2022年,全區農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8670余萬元,平均每個村(社區)集體經濟收入達24萬元。
此外,雁江還大力開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,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,有序推進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,為促進城鄉要素雙向流動、實現城鄉良性互動和區域協調發展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動力活力。
文明上網,理性發言
轉載要求:轉載之圖片、文件,鏈接請不要盜鏈到本站,亦不能抹去我站點水印。
下載‘資陽觀察’APP 了解更多新鮮資訊